软盟科技联合湖北远安县司法局推出的“宜码护企”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,标志着县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入数字化新阶段。该系统以“一码统管、全程留痕、智能预警”为核心,通过构建执法全流程数字化闭环,实现执法规范化率100%,企业迎检时间减少65%,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下降75%,成为县域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的标杆案例。
一、技术破局:从“纸质备案”到“数字通行证”的革新
传统涉企执法中,多头检查、重复检查、随意检查等问题长期困扰企业。某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曾表示:“过去每月要接待5-6次检查,生产节奏被打乱,隐性成本激增。”软盟科技研发的“宜码护企”系统以“三码联动”机制破解这一难题:
- 企业专属码:集成企业基本信息、历史检查记录、行业风险等级等数据,执法人员扫码即可获取企业画像,避免“无差别检查”。例如,某化工企业通过专属码展示近期环保检测数据,执法人员可精准定位检查重点。
- 执法备案码:检查前需通过系统提交检查事项、法律依据、人员资质等信息,经司法局线上审批后生成专属电子检查码。企业扫码核验执法身份及检查合法性,对无码或信息不符的检查有权拒绝。
- 过程追溯码:执法记录仪与系统实时对接,形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存证链。执法人员通过系统同步上传消防设施隐患照片,同步生成整改清单并推送至企业负责人,确保检查全程可追溯。
二、机制创新:三大闭环重塑执法生态
系统通过“事前-事中-事后”全链条数字化管理,构建执法监督闭环:
- 事前备案制:企业可通过小程序查询检查频次、事项及依据。系统上线后企业迎检时间平均减少65%,某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感慨:“现在通过小程序提前规划,迎检次数降至2次以下,终于能安心生产了。”
- 事中全留痕:检查过程中,执法人员需实时上传现场照片、执法文书、证据材料等,系统自动生成包含时间、地点、参与人员的电子台账。
- 事后双评价:检查结束后,企业可对执法态度、程序合规性、结果公正性进行打分评价,并可通过“一键举报”功能反馈执法不规范行为。司法局按企业、部门维度生成执法数据报表,对同一企业30日内被检查超过2次的异常情况,自动触发“黄色预警”,督促整改。
三、实践成效:企业减负与制度创新双突破
- 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:试点企业普遍反映,系统使执法检查更透明、更规范。某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现在所有检查都有码可查、有据可依,我们经营更安心了。”另一家化工企业通过系统提前规避环保处罚风险,年节省合规成本超50万元。
- 执法行为规范化率达100%:通过平台备案检查任务,杜绝了“无计划、无依据、无手续”的“三无”检查。成安县司法局数据显示,系统运行后,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同比下降75%,执法投诉量减少90%。
- 制度创新可复制推广:系统集成智能报备引擎、移动执法终端、企业服务端、监督指挥中心四大核心功能,覆盖执法全周期。其中,智能报备引擎可自动校验检查合法性,当同一企业30天内接受检查超3次时,触发联合检查提醒;移动执法终端内置AI辅助决策模型,能自动识别设备隐患、台账缺陷等问题。
四、结尾
软盟“宜码护企”系统以数字技术撬动执法监管变革,随着系统功能的持续深化与推广,一个“企业安心、政府高效、生态共赢”的发展新时代正加速到来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